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
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2019修订)
二○一九年十二月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一)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20104)
(二)专门化方向:汽车机电维修方向、汽车事故查勘定损方向、汽车保险公估方向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一)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
(三)办学层次: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汽车交通运输和维修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汽车机电维修、汽车事故查勘定损、汽车保险公估等一线工作,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从事汽车维修企业或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机电维修或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管理、车辆事故查勘与定损和保险公司保险公估等相关工作。
2.其它就业岗位:从事汽车维修企业或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企业(4S店)业务接待、汽车性能检测企业汽车性能检测或第三方车辆评估与分析等工作
(二)职业资格
1.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汽车领域职业能力1+X初级及中级资格证书。
2.鼓励学生取得汽车领域职业能力1+X高级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
本科:汽车服务工程等相关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1)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3)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创新精神;
4)具有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5)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6)具有理性的就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适应职业的身体素质。
2.科学文化素质
1)掌握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图及CAD、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现代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钳工基础以及汽车文化、汽车结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掌握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零部件的损伤及检测、零部件修理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发动机总装与调试的工艺和技术要求;
4)掌握汽车维护作业工艺及流程;
5)掌握汽车事故查勘定损等基础知识
6)掌握汽车保险公估等基础知识
3.专业素质
1)满足专业长远发展需要的文化素养;
2)强劲的自学能力 、获取和运用专业信息的能力 、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3)掌握专业工作方法,具有专业工作组织协调能力。
4.身心素质
1)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技巧、具有满足职业工作的身体条件。
2)合理的信念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正确评价自己和客观评价他人,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具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二)职业能力
1)具有从事汽车机电维修的职业能力;
2)具有从事汽车事故查勘定损的职业能力;
3)具有从事汽车保险公估的职业能力;
4)具有经营和管理现代维修企业的能力;
5)能从专业角度向车主解释故障产生原因和养护注意事项;
6)借助工具书能够阅读中、外文技术资料。
六、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
学 期 |
学期周数 |
理论教学 |
实 践 教 学 |
入学教育与 军训 |
机 动 周 |
授课 周数 |
考试 周数 |
技能训练 |
课程设计 大型作业 毕业设计 |
企业见习 顶岗实习 社会实践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内容 |
周数 |
一 |
20 |
16 |
1 |
|
|
|
|
|
|
2 |
1 |
二 |
20 |
18 |
1 |
|
|
|
|
|
|
|
1 |
三 |
20 |
18 |
1 |
|
|
|
|
|
|
|
1 |
四 |
20 |
17 |
1 |
1+X初级鉴定 |
|
|
|
社会实践 |
1 |
|
1 |
五 |
20 |
16 |
1 |
|
|
|
|
社会实践 |
2 |
|
1 |
六 |
20 |
17 |
1 |
1+X中级鉴定 |
|
|
|
社会实践 |
1 |
|
1 |
七 |
20 |
17 |
1 |
|
|
|
|
社会实践 |
1 |
|
1 |
八 |
20 |
17 |
1 |
|
|
|
|
社会实践 |
1 |
|
1 |
九 |
20 |
9 |
1 |
1+X高级鉴定 |
3 |
毕业 设计 |
6 |
|
|
|
1 |
十 |
20 |
|
|
|
|
毕业 设计 |
1 |
顶岗实习 |
17 |
|
2 |
合计 |
200 |
143 |
9 |
|
3 |
|
7 |
|
23 |
2 |
11 |
七、教学时间安排表: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时间安排表 |
类别 |
序号 |
科目 |
学时与学分 |
周学时及教学周安排 |
考核方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考试 |
考查 |
学分 |
学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6+2 |
18 |
18 |
17+1 |
16+2 |
17+1 |
17+1 |
17+1 |
9+9 |
18 |
公共基础课程 |
德育课 |
必修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2 |
32 |
2 |
|
|
|
|
|
|
|
|
|
|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2 |
36 |
|
2 |
|
|
|
|
|
|
|
|
|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2 |
36 |
|
|
2 |
|
|
|
|
|
|
|
|
√ |
4 |
哲学与人生 |
2 |
34 |
|
|
|
2 |
|
|
|
|
|
|
|
√ |
5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9 |
|
|
|
|
2 |
1 |
|
|
|
|
|
√ |
|
6 |
心理健康 |
2 |
34 |
|
|
|
|
|
|
2 |
|
|
|
|
√ |
|
职业健康与安全 |
|
|
|
|
|
|
|
|
|
|
限选 |
环保教育 |
|
|
|
|
|
|
|
|
|
|
|
|
就业创业指导 |
2 |
34 |
|
|
|
|
|
|
|
2 |
|
|
|
√ |
|
7 |
NFTE创业 |
|
|
|
|
|
|
|
|
|
|
文化课 |
必修 |
8 |
语文(含应用文写作) |
31 |
496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4 |
|
√ |
|
9 |
数学(含工程数学) |
27 |
460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
|
√ |
|
10 |
英语 |
27 |
460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
|
√ |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4 |
68 |
2 |
2 |
|
|
|
|
|
|
|
|
√ |
|
12 |
体育与健康 |
16 |
256 |
2 |
2 |
2 |
1 |
2 |
1 |
2 |
2 |
2 |
|
|
√ |
13 |
艺术(或音乐、书法) |
5 |
77 |
|
|
|
|
|
|
2 |
2 |
1 |
|
|
√ |
限选 |
14 |
物理 |
3 |
48 |
3 |
|
|
|
|
|
|
|
|
|
√ |
|
15 |
化学 |
3 |
54 |
|
3 |
|
|
|
|
|
|
|
|
|
√ |
小计 |
131 |
2174 |
21 |
21 |
16 |
12 |
13 |
11 |
15 |
15 |
7 |
|
|
|
专业技能课程 |
专业平台课 |
16 |
机械制图与CAD |
5 |
84 |
3 |
2 |
|
|
|
|
|
|
|
|
√ |
|
17 |
汽车文化 |
2 |
32 |
2 |
|
|
|
|
|
|
|
|
|
|
√ |
18 |
汽车电工电子 |
5 |
90 |
|
3 |
2 |
|
|
|
|
|
|
|
√ |
|
19 |
汽车机械基础 |
4 |
72 |
|
|
4 |
|
|
|
|
|
|
|
√ |
|
20 |
液压与气动基础 |
3 |
51 |
|
|
|
3 |
|
|
|
|
|
|
|
√ |
21 |
工程力学 |
3 |
48 |
|
|
|
|
3 |
|
|
|
|
|
√ |
|
22 |
钳工基础 |
4 |
70 |
|
|
2 |
2 |
|
|
|
|
|
|
|
√ |
23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7 |
115 |
|
|
|
3 |
4 |
|
|
|
|
|
√ |
|
24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7 |
115 |
|
|
|
|
4 |
3 |
|
|
|
|
√ |
|
25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
6 |
98 |
|
|
|
|
4 |
2 |
|
|
|
|
√ |
|
26 |
人力资源管理 |
3 |
27 |
|
|
|
|
|
|
|
|
3 |
|
|
√ |
27 |
汽车维修接待 |
2 |
34 |
|
|
|
|
|
2 |
|
|
|
|
|
√ |
29 |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
4 |
68 |
|
|
|
|
|
2 |
2 |
|
|
|
|
√ |
30 |
汽车4S店经营管理 |
4 |
68 |
|
|
|
|
|
|
4 |
|
|
|
|
√ |
31 |
新能源汽车概论 |
4 |
68 |
2 |
2 |
|
|
|
|
|
|
|
|
|
√ |
32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
6 |
86 |
|
|
|
|
|
|
|
4 |
2 |
|
|
√ |
33 |
网页制作/FLASH/PS |
4 |
36 |
|
|
|
|
|
|
|
|
4 |
|
|
√ |
34 |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 |
6 |
70 |
|
|
|
|
|
|
|
2 |
4 |
|
√ |
|
35 |
汽车保养与维护 |
4 |
72 |
|
|
4 |
|
|
|
|
|
|
|
|
√ |
小计 |
83 |
1304 |
7 |
7 |
12 |
8 |
15 |
9 |
6 |
6 |
13 |
|
|
|
专业方向课 |
36 |
维修方向 |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
10 |
138 |
|
|
|
|
|
|
3 |
3 |
4 |
|
√ |
|
37 |
柴油机维修 |
|
|
|
|
|
|
38 |
汽车空调故障诊断 |
|
|
|
|
|
|
39 |
事故查勘定损 |
道路交通事故查勘与定损 |
|
|
|
|
|
|
40 |
事故汽车核损与理培 |
|
|
|
|
|
|
41 |
事故查勘定损实训 |
|
|
|
|
|
|
42 |
保险公估 |
保险法律法规与保险条款 |
|
|
|
|
|
|
43 |
保险与理培 |
|
|
|
|
|
|
44 |
保险公估师认证模块 |
|
|
|
|
|
|
小计 |
10 |
138 |
0 |
0 |
0 |
0 |
0 |
0 |
3 |
3 |
4 |
|
|
|
|
45 顶岗实习 |
17 |
476 |
|
|
|
|
|
|
|
|
|
17W |
|
|
46 汽车领域职业能力1+X初级 |
8 |
136 |
|
|
|
8 |
|
|
|
|
|
|
√ |
|
47 汽车领域职业能力1+X中级 |
8 |
136 |
|
|
|
|
|
8 |
|
|
|
|
√ |
|
48 汽车领域职业能力1+X高级(选考) |
3 |
84 |
|
|
|
|
|
|
|
|
3W |
|
√ |
|
小计 |
36 |
832 |
0 |
0 |
0 |
8 |
0 |
8 |
0 |
0 |
3W |
17W |
|
|
专业任选课程 |
48 |
涂装方向 |
汽车涂料 |
12 |
172 |
|
|
|
|
|
|
4 |
4 |
4 |
|
√ |
|
基础知识 |
49 |
汽车调漆技术 |
|
|
|
|
|
|
50 |
汽车喷涂技术基础 |
|
|
|
|
|
|
51 |
钣金、美容方向 |
汽车车身养护技术(检测、焊接、修复) |
|
|
|
|
|
|
52 |
汽车美容技术 |
|
|
|
|
|
|
53 |
汽车内外装饰技术 |
|
|
|
|
|
|
小计 |
12 |
172 |
0 |
0 |
0 |
0 |
0 |
0 |
4 |
4 |
4 |
|
|
|
其它类教育活动 |
|
54 |
军训、入学教育 |
2 |
56 |
2W |
|
|
|
|
|
|
|
|
|
|
√ |
55 |
毕业设计 |
7 |
196 |
|
|
|
|
|
|
|
|
6W |
1W |
|
√ |
56 |
社会实践 |
6 |
168 |
|
|
|
1W |
2W |
1W |
1W |
1W |
|
|
|
√ |
小计 |
15 |
420 |
|
|
|
|
|
|
|
|
|
|
|
|
合计 |
272 |
4620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
|
|
八 、专业主要课程及内容要求
序号 |
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教学实施建议 |
1 |
机械制图与CAD |
·学习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正投影法及三视图、点线面的投影、轴测图、机件表面的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机件表达方法、标准件规定画法、零件图、装配图、以及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等;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 · 养成贯彻国家标准的意识和具备查询国家标准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熟悉国家标准规定的表达方法和画法; ·具备绘制和识读复杂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 |
·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 ·制图技巧训练、CAD软件运用、机械测绘三者结合实施教学; ·特别重视机械图样识读能力的培养; ·可通过社会认证鉴定,使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相应等级证书。 |
2 |
汽车电工电子 |
·学习直流电路、交流电的产生、电磁与磁路、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电路的连接、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及由它们构成的基本电路、数字电路基础等; ·掌握各物理量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基本公式; ·掌握各基本电路的组成、各元件的功用、工作状态等; ·逐步学会通过分析电路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的方法,并使学生知道上述知识在汽车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分析汽车起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等原理和功能的能力; |
·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具体应用举例应以汽车上具体应用为例,便于后续教学。 |
3 |
汽车机械基础 |
·学习汽车常用材料、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部件等知识; ·掌握常用材料的性能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轴系零部件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分析汽车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转向机构、变速机构、皮带传动系统等工作状态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具体应用举例应以汽车上具体应用为例,便于后续教学; ·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 |
4 |
液压与气动基础 |
·学习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液压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及气动元件的结构及原理,液压、气压的基本回路,以及典型液压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等; ·掌握液压、气压系统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掌握典型液压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并且知道上述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 ·初步具有分析汽车制动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等工作状态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具体应用举例应以汽车上具体应用为例,便于后续教学; ·能在汽车上演示的应用回路就在汽车上演示,部分在汽车上不能直观显示的内容可在液压试验台上进行演示。 |
5 |
人力资源管理 |
·学习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渊源,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岗位分析,人员素质测评、招募; ·掌握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激励、绩效考评等方法和步骤。 |
·课程以讲授案例及流程为主;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练。 |
6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学习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含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含电控柴油机)、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含电控点火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零部件的损伤形式、维修、调整方法、技术要求等知识和技能; ·掌握汽车发动机各大机构、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知道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工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具备发动机总成分解、组装能力; ·具备根据零件的损伤形式进行更换或修复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关原理应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 |
7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学习汽车底盘行驶原理、传动系统(含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行驶系统(含电控悬挂)、转向系统(含动力转向)和制动系统(含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汽车底盘各大系统零部件损伤形式、维修、调整方法、技术要求等知识和技能; ·掌握汽车底盘各大机构、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知道动力传递的路线,以及底盘各总成、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工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具备底盘各总成分解、组装及调试的能力; ·具备根据零件的损伤形式进行更换或修复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关原理应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 |
8 |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
·学习汽车电源系统、汽车起动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仪表及报警系统、汽车舒适系统(车门、窗、电动座椅、音响等)、汽车安全气囊及防盗系统、全车线路等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检测、调试、维修等知识和技能; ·掌握汽车电气设备各大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会正确使用和保养工具、检测设备、维修设备; ·对常用的电气设备能够独立地完成拆装和检修,能够读懂汽车电路图,会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工作过程。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相关原理应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 |
9 |
汽车保养与维护 |
·学习汽车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及四万公里保养的知识和技能; ·掌握汽车维护的内容、工艺流程; ·会正确使用汽车维护常用的工量具、检测设备、维护设备; ·具有现代汽车维护的理念。 |
·以实践教学为主; ·分组练习,可结合国家、省技能大赛内容开展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规范的维护理念和技能。 |
10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
·学习汽车发动机、底盘及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诊断及排除方法。介绍汽车不解体性能检测,包括发动机性能检测、底盘性能检测、灯光系统检测及废气、声级及噪声检测、调整等; ·掌握汽车故障诊断、排除的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检测设备; ·初步具备诊断、排除汽车常见故障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测。 |
12 |
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 |
·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车载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LIN网、CAN网、MOST技术、总线的应用实例及一般故障的诊断等;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车载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线的结构与传输; ·初步具有诊断现代汽车总线系统一般故障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测。 |
13 |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 |
·学习自动变速器检修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自动变速器的常规检查、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检查与调整、自动变速器试验、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等; ·掌握自动变速器常规检查的内容、检查方法和调整方法; ·了解自动变速器试验的目的及方法,会使用自动变速器常规检修仪器及设备; ·具备诊断自动变速器一般故障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测。 |
14 |
柴油机维修 |
·学习柴油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重点)、冷却系、润滑系等部件检查、调整及维修的技术,发动机总装和调试及柴油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 ·掌握柴油发动机的分解、清洗、零部件的检测、维修、柴油发动机总装及调试的方法与技术要求; ·会排除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的常见故障。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测。 |
15 |
汽车空调故障诊断 |
·学习现代汽车空调(含自动空调)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检漏、制冷剂加注、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 ·掌握汽车空调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空调系统的维护内容; ·会使用空调系统检测与维护设备; ·会进行空调系统检漏和制冷剂加注; ·具备诊断和排除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能力。 |
·教学中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在实车上进行故障诊断与检测。 |
16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学习我国现行机动车保险管理规定、我国各大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保险,以及机动车理赔实务、现场查勘、损失赔偿和理赔案例分析等; ·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险与理赔的基本理论与常识; ·初步掌握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课程以讲授案例及流程为主;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练。 |
17 |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查勘与定损 |
·学习接受调度、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及摄影、交通事故责任与保险责任认定、交通事故现场查勘报告撰写、车辆损失确定、其他物质财产损失及施救费用确定; ·了解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查勘与定损的程序和内容; ·了解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的基本流程; ·初步具备保险外勤岗位的工作能力。 |
·课程以讲授案例及流程为主;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演练。 |
九、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一)专业教学团队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24。
(2)专业负责人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与本专业相关的技师职业资格或工程师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3年以上,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持过校级以上课题研究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有市级以上教研或科研成果;骨干教师应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专业课程的能力,能够指导新教师完成上岗实习工作;每年1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培训、进修。
(3)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为10%-40%。
(二)专任专业教师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认真履行教师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具有汽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理实一体化和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2)青年教师应经过教师岗前培训,三年内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取得汽车维修工高级以上或从业资格证书;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三)兼职教师
(1)应具备工程师或技师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或是在本专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
(2)需经学校组织的教学方法培训,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能够胜任课堂教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教学任务。
十、实训(实验)条件
本专业实施过程中专业设施配置建议如下表: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功能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台/套) |
1 |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
具备典型发动机认识;发动机各组成机构和系统认识;发动机解体和部件检修;各机构和系统零部件认识和解体的实训功能 |
1.电喷发动机原理实验台 |
4 |
2.解剖发动机 |
1 |
3.发动机总成(拆装、检测用) |
4 |
4.发动机翻转架 |
4 |
5.发动机拆装、检测常用工、量具 |
4 |
6.发动机拆装专用工具(如活塞环拆装钳、气门弹簧拆装钳等) |
4 |
7.多媒体设备 |
1 |
2 |
底盘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
具备典型汽车底盘结构认识;汽车底盘各总成认识;汽车底盘各总成解体和部件检修;汽车底盘各总成的装配与调整的实训功能。 |
1.离合器总成 |
8 |
2.变速器总成 |
8 |
3.万向传动装置总成 |
4 |
4.前、后驱动桥总成 |
4 |
5.转向器总成 |
8 |
6.解剖汽车(货车或轿车) |
1 |
7.汽车底盘拆装、检测常用工、量具 |
4 |
8. 汽车底盘拆装专用工具 |
4 |
9. 多媒体设备 |
1 |
3 |
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训室 |
具备典型汽车车身电气设备认识;部分电气设备检测与调试;部分电气设备维护与保养;电气设备总成解体和部件检修的实训功能。 |
1.汽车电路实验台 |
4 |
2.蓄电池 |
4 |
3.起动机、发电机总成 |
8 |
5.万能电器试验台 |
1 |
6.各类电器小总成(仪表、雨刮等) |
若干 |
7.汽车车身电器实验台 |
4 |
8.汽车CAN-BUS教学设备 |
2 |
9.起动充电电源 |
4 |
10.便携式充电机 |
2 |
11.汽车电气设备拆装工、量具 |
4 |
12.多媒体设备 |
1 |
4 |
整车维护实训室 |
具备对整车进行维护的实训功能; 具备轮胎拆装和车轮平衡的实训功能; 具备汽车四轮定位的实训功能。 |
1.汽车举升机 |
4 |
2.整车 |
4 |
3.汽车维护常用工、量具 |
4 |
4.轮胎拆装机 |
1 |
5.车轮动平衡仪 |
1 |
6.四轮定位仪及专用四柱举升机 |
1 |
7.发动机尾气分析仪 |
2 |
8.喷油器清洗机 |
1 |
9.灯光检测仪 |
1 |
10.润滑加注设备 |
1 |
11.多媒体设备 |
1 |
5 |
发动机总装与调试实训室 |
具备发动机总成进行装配和调试的实训功能。 |
1.发动机总成(装配、调试) |
4 |
2.工作台及料架 |
4 |
3.发动机装配常用工、量具 |
4 |
4.气缸压力表 |
2 |
5.多媒体设备 |
1 |
6 |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室 |
具备对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的功能; 具备对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训功能; 具备对汽车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训功能; |
1.整车 |
4 |
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仪 |
1 |
3.便携式汽车故障解码器 |
2 |
4.真空表 |
2 |
5.油压表 |
4 |
6.汽车故障诊断常用工、量具 |
4 |
7.发动机故障诊断台架 |
4 |
8.ABS台架 |
4 |
9.多媒体设备 |
1 |
7 |
柴油机维修实训室 |
具备对柴油机总成、部件进行拆装、检测、试验和调试的实训功能; 能对柴油机性能进行检测。 |
1.柴油机总成 |
4 |
2.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总成 |
8 |
3.油泵试验台 |
1 |
4.喷油器测试仪 |
2 |
5.柴油机拆、检常用工、量具 |
4 |
6.多媒体设备 |
1 |
8 |
汽车空调故障诊断实训室 |
具备对汽车空调总成、部件进行拆装、检测、试验和调试的实训功能; 能对汽车空调进行冷媒加注与回收机。 |
1.汽车空调台架 |
4 |
2.汽车空调维修检漏设备 |
2 |
3.空调冷媒加注与回收机 |
1 |
4.汽车空调常用检测设备 |
2 |
5.汽车空调压缩机解剖件 |
2 |
6.多媒体设备 |
1 |
9 |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实训室 |
具备对自动变速器总成、部件进行拆装、检测、试验和调试的实训功能; 能对自动变速器性能进行检测。 |
1.自动变速器解剖件 |
1 |
2.自动变速器总成(拆装、检测用) |
8 |
3.自动变速器性能检测台 |
1 |
4.油压检测仪 |
2 |
5.自动变速器拆检常用工、量具 |
4 |
6.多媒体设备 |
1 |
10 |
汽车维修资料检索室 |
具备汽车维修资料检索功能。 |
1.电脑 |
20 |
2.汽车维修资料 |
|
上表中设备数量按每班40名学生同时操作而定。
十一、编制说明
(一)本方案制定依据
1.《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
2.《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
(二)本方案是根据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差异作适当的调整,并制订具体的实施性人才方案。
(三)本方案中总课时为4620,其中公共基础课2174课时,约占47%,专业技能课2136课时,约占46%,专业任选课138课时,约占3%,其他类教育活动420课时,占9%。
(四)学生毕业实习应做到“四定”:定岗位、定任务、定师傅、定期指导。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巩固所学的各科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掌握从事汽车维护、维修方面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一般技术问题、设备管理和进行生产组织管理的初步能力,并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五)人文类选修课程可从下列课程中选取:社交礼仪、中国近代史、中国地理概论、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摄影、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音乐欣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