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参考点及内涵 | 自评情况 | |
学校管理 (65分) | 教学管理 (35分) | 1.教学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教学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管理规范。(2分) | | |
2.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学规范、动态调整;教学大纲编制、调整程序规范,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并严格执行。(3分) | | |
3.各类课程规范开设,均开足开齐;教材使用规范。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普遍。(2分) | | |
4.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五认真”执行到位。(5分) | | |
5.实践教学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有组织、有设计(指导书等)、有实施(学生实训报告、教学授课记录)、有检查(检查记录等)。(2分) | | |
6.校内技能大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位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优良。(3分) | | |
7.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日常教学检查和阶段性检查制度。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各系部主任听课20节以上,教师听课15节以上。(5分) | | |
8.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积极探索“做学教合一”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措施得力,成效明显。(4分) | | |
9.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建立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得到有效实施。(4分) | | |
10.认真开展“五课”教研和教学评比活动,教学大赛成绩优良;教科研工作按计划开展,成果丰硕。(5分) | | |
学生管理 (20分) | 1.学生管理工作职责明晰,制度健全,操作性强。实施有计划、有落实,经费保障有力。(2分) | | |
2.招生工作规范,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学籍档案内容真实齐全,专人管理。(2分) | | |
3.德育内容具体生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主题教育特色鲜明、吸引力强。(5分) | | |
4.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强化学生养成教育。一日常规检查落实到位,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4分) | | |
5.切实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按课程设置要求配齐配足德育教师,规范开设德育课程。(2分) | | |
6.加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管理,管理方案周密,管理制度执行有力;实习责任保险落实到位。(2分) | | |
7.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积极性高,自我管理能力强。(1分) | | |
8.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建立多种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规范有序,内容丰富,吸引力强。(2分) |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参考点及内涵 | 自评情况 |
学校管理 | 后勤管理 (15分) | 1.财务管理:合理编制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做到用款有计划,收支有标准,分析有资料,监督有要求。财务凭证真实合法,手续完备,账目健全,核算准确,报表按时填报。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收费规定和收费标准,不乱收费。(3分) | |
2.资产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发展需求,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严格执行国家物资采购的有关规定,采购程序公开、公平、透明、规范;资产登记、使用、维护、维修、折旧、报废等工作手续完备、程序规范。(2分) | |
3.校园管理:校园环境绿化、净化、美化;教室、实训场地、餐厅、宿舍、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校园禁烟、控烟措施有力。(3分) | |
4.膳食管理:管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从业人员均持健康证上岗;严把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关,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膳食价格合理、管理民主;学生用餐文明、注重节俭。(3分) | |
5.安全预防: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设备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安全教育、演练、检查常态化,及时消除隐患。(2分) | |
6.基建管理:基建工程手续规范、齐全,包括项目申请、批复、规划许可证、建设许可证、招投标等材料。(2分) | |
学校建设 (15分) | 专业建设 (10分) | 1.学校有专业发展规划、年度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设置调研报告、专家论证报告及过程性资料齐全。(2分) | |
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合紧密,专业结构合理,不断调整优化,学校专业特色基本形成。(5分) | |
3.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品牌专业的辐射功能和影响效应,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3分) | |
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 (5分) | 1.学校经过深入调研并多方征求意见,科学规范地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年度实施计划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达成度高。(2分) | |
2.学校发展列入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学校发展建设项目;地方财政给予专项支持。(2分) | |
3.学校建设基础好,强化内涵建设,智慧校园建设有成效。(1分)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参考点及内涵 | 自评情况 | |
学校发展 (20分) | 实施“六个一”行动 计划 (10分) | 1.一个职教联盟服务一个地方产业。联盟组织架构齐全、合理,各类活动资料齐全、规范。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实施委员会”,并发挥积极作用。建成联盟网站或开通“校企通”互动平台。成立产学研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提升服务能力。(1分) | | |
2.一所职业学校联系一个产业园区学校与园区。建立学校、园区“专家库”,成立由园区行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管理人员到园区挂职锻炼,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20%—30%。学校为园区开展各类培训,年培训量达500人次以上,每年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所联系的园区就业。(2分) | | |
3.一位职校校长结识一批企业家。校长结识五位以上利税过千万的企业负责人,学校和企业间互派兼职副校长、副厂长,使职业学校与企业成功嫁接。开展“校长—企业家论坛”“校企恳谈会”等活动,互动形式多样,成效明显。(2分) | | |
4.一个专业集群对接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学校专业特色明显,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专业与园区产业吻合度、职业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吻合度、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吻合度明显提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2分) | | |
5.一位专业教师走进一个企业车间。落实《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专业教师能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发挥省、市职教名师工作室、服务地方产业领军人才工作室示范辐射作用。(2分) | | |
6. 一个职校学生掌握一门以上企业岗位技能。人才培养技能目标符合企业岗位需求,核心技能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达80%,高级工达20%;在服务的园区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占专业学生数的80%以上。(1分) | | |
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5分) | 1.学校建立了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成立了工作班子,明确专人负责,并正常开展工作,过程性资料齐全。(2分) | | |
2. 报告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状况;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分) | | |
3.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采取网络公开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1分) | | |
教诊改 工作 (5分) | 1.认真贯切落实国家、省教学诊改工作文件精神和市教诊改方案,召开学校教诊改工作专项会议,研究部署教诊改工作,成立了工作班子。(2分) | | |
2.按照市教诊改方案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并做出了分项落实计划,明确了部门职责和时间节点要求。(2分) | | |
3.按照状态数据系统平台要求,全面收集、整理、汇总、填报、上网提交了相关数据。(1分) | | |